“除颤背心”(WCD)是一种可穿戴的体外除颤器,能持续监测患者心律,并在检测到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1分钟内自动发放电击治疗。WEARIT-Ⅱ注册研究是一项目前仍在进行中的前瞻性随访研究,研究者对在美国使用WCD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以评价这一桥接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详细]
SMART-AF研究是一项采用新型接触测压导管对阵发性症状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消融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非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共纳入172例患者,结果显示,随访12个月手术成功率为71.9%,3例患者进行了抗心律失常药物(AAD)调整,方案调整校正后的治疗成功率为69.4%。平均每台手术测定的接触压力为(17.9±9.4)g,平均接触时间百分比为(73.5±18.2)%。在选定的术者中接触时间百分比>82%和≤82%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4.4% 和 65.1%,方案校正后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3.7% 和 60.7%。
[详细]
Shock-less研究是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其结果提示,在现实世界中向临床医生提供反馈报告,有助于增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推荐的参数设置的使用,并使ICD放电事件减少。研究入选了世界范围内118个中心置入ICD进行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患者。临床医生在患者入组后9个月可收到反馈报告,这一报告将同时显示医生程控的参数设置和指南推荐的设置目标,包括心室颤动(VF)识别标准、最长治疗时间、室上性心动过速(SVT)鉴别标准、导线完整性检测和三磷酸腺苷(ATP)治疗。
[详细]
研究中期分析结果提示,采用抗生素涂层(ABE)包被的CIED术后90天主要感染事件发生率极低,患者风险仅轻微增加。研究在美国55个医疗中心入选接受单腔/双腔ICD(CITADEL)更换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ENTURION)更换的患者,主要观察终点为严重CIED感染(包括囊袋感染、深部组织感染、心内膜炎)、轻微CIED感染(仅有皮肤感染)和CIED机械并发症。对主要终点事件的中期分析是指对最初入组的1000例患者进行90天观察随访的结果分析。
[详细]
BLOCK HF研究结果表明,对伴有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房室(AV)阻滞患者,给予双室起搏能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主要体现在临床复合终点事件评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研究入选了LVEF≤50%、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Ⅰ~Ⅲ级、不满足CRT治疗Ⅰ类适应证的AV阻滞患者,置入CRT-P/D。所有患者先进行30~60天右室(RV)起搏,在此期间给予优化药物治疗。之后将患者随机分入双室起搏组和右室起搏组。分别在随访6、12、18和24个月时计算临床复合终点事件评分,并评估随机化治疗前后NYHA分级及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
[详细]
由瑞德(Reddy)教授公布的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左心耳封堵术显著优于华法林。该研究共入选了80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平均随访45个月结果显示,与华法林相比,采用Watchman进行左心耳封堵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及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分别为0.65(P=0.04)、0.4(P=0.005)和0.18(P=0.01),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
[详细]
这项前瞻性、非随机、单臂临床研究是首项在人体中进行的无导线起搏器相关临床研究,入选了需要进行心室起搏模式VVI(R)起搏而非起搏器依赖的患者。这种无导线起搏器(LCP)通过远端单螺旋固定于心内膜上,其近端有一个停靠界面可用于收回和重新定位。它能感受右室心腔的血液温度,根据代谢需要提高起搏频率。研究主要终点为评价LCP的安全性,次要终点为评估LCP的临床表现,包括起搏功能、电池寿命、频率适应性反应、置入成功率和手术时间,其结果将在今年5月公布。
[详细]
研究入选了欧洲和北美9个国家54个中心的462例患者,在器械置入前,453例患者被随机分入标准单腔ICD治疗组(SC)和优化双腔ICD治疗组(DC),通过程控鉴别诊断功能和特殊的起搏模式对双腔ICD进行参数优化。研究者对两组入选患者均设定了4个心律失常监测区。除SC组的慢VT区外(关闭ATP和电击治疗),其余所有的治疗区均给予ATP和电击治疗。观察终点为正确电击、不正确电击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