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symplicity研究揭晓,经皮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RDN)技术成为顽固性高血压治疗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今年5月,欧洲7国及欧洲高血压学会(ESH)陆续出台立场声明,规范RDN在临床实践中开展。

 应如何理性看待、并确保RDN在中国健康、规范发展?《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高血压、介入心脏病学、肾病领域顶级专家,探讨“在中国规范开展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专家演讲涉及RDN面临的挑战与未解之谜、中国开展RDN的可行性与初步经验及如何在中国健康、规范开展RDN等内容,并有90分钟现场讨论。

  专家论坛
RDN 能量释放:目标锁定了吗——专家主旨演讲精要
经皮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DN)未来临床研究要探索的方面包括:判定手术成功的即刻指标和 预测消融效果的检测方法、长期安全性和疗效、风险效益比的评价以及临床适应证的选择等。——蒋雄京教授..[详细]
专家圆桌会讨论焦点一:客观评价RDN疗效及安全性
近年来,采用经皮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已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国内对此也有颇多争议。2012年6月19日晚,我报特别邀请国内介入心脏病学、高血压和肾病领域的顶级专家举行了“RDN专家圆桌会”,在本次会议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润霖院士、蒋雄京教授、张宇清教授,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刘力生教授、张新华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王玉副教授,上海交通大..[详细]
专家圆桌会讨论焦点二:科学定义RDN适应证及其判定标准
各位专家一致认为,对RDN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应该用积极的心态支持,用科学的态度管理,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
王继光教授指出,首先我们要明确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虽然指南中已有明确定义,难治性高血压是指患者同时服用3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
李虹伟教授也认为,对于RDN治疗人群的问题,按照指南中的难治性高血压定义(不同指南中对此的定义也不完全一致),实际临床中这样的患者会比较多,但经过..[详细]
专家圆桌会讨论焦点三:规范开展RDN临床研究
正如孙宁玲教授所说,采用射频消融肾交感神经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所有国际、国内高血压会议上RDN 都是热点话题,说明这项新技术已经被普遍关注。但在我国开展RDN,确实需要一个规范和完善的过程。..[详细]
场外专家发言——国内开展RDN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有关RDN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国内已经组织过数次专家讨论会,讨论的内容在专家层面所达成的共识大同小异:作为近年来对高血压治疗的新尝试,RDN还远不是一种成熟的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方法,在国内有必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从操作层面上看,RDN的技术并不复杂,但需要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和经认证的消融设备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关键是这项有待于证实其疗效的新技术能否在国内有组织、有计划、科学地开展下去,为此笔..[详细]
对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质疑
近30年来,全球心血管病专家及医师们十分重视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民众对自己血压的知晓率大大提高,多种降压药物的广泛应用使高血压的控制率也有很大提高,临床上不伴有靶器官损伤的难治性高血压明显减少。由澳大利亚研究者报告的RDN方法比起60年前的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虽然操作简单,但我们对这一介入术的理论、研究方法、短期及长期疗效、靶器官保护等方面的作用持审慎态度。国内一些介入医师使用心腔内射频导管器械进行R..[详细]
场外专家发言——新理念带来新问题
RDN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来说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为使我们国家在新技术和新理念方面不至于与国外差距太远,同时也为了使患者得到更合理的治疗,我认为应该适时、并且谨慎地引进这项技术,开展RDN的研究工作。鉴于目前只有有限的临床证据支持这一新疗法,我们应该联合有条件的医院和科研单位开展合作研究。..[详细]
专家圆桌会主席总结——在中国开展RDN研究:任重而道远
各位专家对本次会议高度重视、准备充分,从不同角度针对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各抒己见,并进行了热烈讨论,使我们对这一新技术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也对我国开展RDN的临床研究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综合各位专家的讨论意见,现总结如下..[详细]
连线听众与专家:RDN问与答
RDN(经皮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专家圆桌会后,我们回访了部分听众,对会议的满意度超过90%,同时我们也收集并整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请专家给予解答。我们非常感谢听众对圆桌会给予的支持,欢迎读者继续围绕RDN发表意见和评论,请编辑短信至1065 7109 0009 061(移动用户)、1065 5059 0521 688(联通用户)或登录新浪微博@中国医学论坛报循环周刊,我们将筛选有代表性的..[详细]
先规范,再发展 RDN临床研究不能本末倒置——专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
霍勇教授: 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发病机制复杂的综合性临床疾病,可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甚至死亡。正如医学界对这一疾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甚至还走过弯路一样,对高血压治疗手段的探索也并非一帆风顺。..[详细]
  会场视频
  与会专家
  相关报道及文献
主页 | 广告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040853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