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十年,是一个足以重新开启又一个记忆的单元。但是,当我们回望与“死神”抗争的岁月,发现那些故事与境遇,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和无数个体的命运,留下了未来多少年仍然挥之不去的印象与图景;也让我们在面对未知的危险时,学会了冷静、理智和沉着。或许,非典的价值,正是十年来的那些变与不变。
[详细]
10年过去,对于脑海中不断回放的非典遭遇,55岁的她依然能够清楚地记住每一个片段。那些本应渐渐模糊的琐碎细节,如种牛痘般深植在她的脑海中……“一开始是膝盖疼,接着脚后跟,然后是两个肩膀。发作的话,就跟骨头里长刺一样,连床都不敢沾。”2013年1月2日,在北京市望京医院住院处关节三科的病房里,患有股骨头坏死的杨志霞正在接受治疗。
[详细]
非典后,“重治疗、轻防疫”的观念被改变,原本经费紧缺、反应迟缓的卫生防疫体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张文荣是在医院陪伴生病的父亲时被感染了非典。这么多年来,对于十年前的那场疾病,她一直耿耿于怀。“4月8日卫生部就有文件,要把‘非典作为传染病’控制,为何我们4月中旬住院,医院还允许陪床?”
[详细]
从全国“两会”上为民鼓呼的“炮手南山”,到最近在中央电视台发表“灰霾比非典更可怕,谁都逃不掉”的刺耳直言,今年77岁的钟南山依然活跃在时代的最前沿和媒体的聚光灯下。但在这些光环背后,钟南山承受了多少压力和误解?回顾他人生中最辉煌的这十年,“敢说真话”的钟院士又有什么未曾说出的心里话?
[详细]
许多人还记得,2003年的春天,北京的天气出奇的好,街头的月季花开得特别娇艳。十年后,再次谈起那场疫情,67岁的曾光对《中国新闻周刊》总结说:“对于中国公共卫生事业来说,SARS是一个里程碑。
[详细]
日前,一度被称为“成功治愈的非典病患”的方渤悄然开通微博,并联合其他152名“非典后遗症”患者联名求助,希望成立“非典后遗症”患者救助基金,方便救治。人们期待“非典后遗症”患者联名求助能得到积极回应,不让“非典后遗症”患者被爱心遗忘,使这一特殊群体得到真正的温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