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头与作为大到让人充满敬畏,却又不失亲和的人,一个能把心灵的宁静和生命的激情、情感的细腻和心胸的豁达、思想的丰富与处事的简单结合得如此相得益彰的人,一个固守着传统却与时尚共舞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今天,让我们走进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大夫的内心,品味他的医学人生,品读他对医道的思考,品鉴他的真水无香。
他拥有数不清的头衔和旁人看上去耀眼的光环,但他最看重的还是医生和老师这两个身份。医生,治病救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就是郎景和,一个百姓心目中生命的守护神;一个学生眼里的良师益友;一位医学职业精神的守望者。
“手术台就是外科大夫最好的良医;医生对病人的同情不是用眼泪,而是用心血。”
12月13日周四,下午2点30分,妇产科门诊,郎景和诊室里,一位30多岁模样的青年女病人,从杭州打“飞的”过来,今天是术后第一次复诊。“月经来了吗?”郎大夫问。“来过了。”“来的时候疼没疼?”“没疼。”郎景和接着又做了仔细查体,告诉病人刀口恢复得挺好,又约了下次复诊的时间。就诊结束,我们问:“您得的什么病?”“剖宫产后发生了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非常痛苦。浙江、上海都看过,后来当地医生说还是到北京找郎大夫吧。1个多月前郎大夫亲自给我做了手术,整整折磨了我8年的问题解决了。”说这话的时候,患者非常激动,眼圈儿竟是红红的。旁边一位候诊的患者,凑过来搭了个腔,“郎大夫,我在您这儿都看了10年了”,语气和神情毫不掩饰她由衷的骄傲。以自己是某位大夫的病人为骄傲的并不多见,这让人一激灵。【详细】
“医学是我的职业,哲学是我的训练,文学是我的爱好,铃铛是我的收藏。”
在郎景和的成长经历中,两位女性对他产生过巨大影响。一位是他的母亲,一位是指引他走上妇产科学道路的林巧稚大夫。郎景和出生在吉林省汪清县的一个小镇上,从小对文学、哲学感兴趣。常在当地的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报考大学时,他最想报的是北大哲学系,觉得吉林大学中文系也不错,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学医,报了白求恩医科大学,这主要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小时候母亲多病,镇上的郎中随叫随到,出诊时腋下夹着一个黑皮包。先生准备打针时,一股清新的酒精味道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很神秘,一针下去,母亲的病情就缓解许多,这让我觉得当大夫挺好的”。1964年从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后,郎景和因成绩优异被推荐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助理住院医期满该定科了,他填报了两个志愿,外科和妇产科。受欧美教育影响,妇产科医学泰斗林巧稚习惯在每一届新生中挑一名男医生进科,结果郎景和被挑中了。【详细】
“手术中学生因为紧张把结打断了,郎大夫把自己的那个结也故意打断。意图在于:是人都会犯错,院士也不例外。学生的心一下就放松了。”
“协和医院妇产科123名医生,至少这10年里没一个辞职不干的,出国的也都回来了。他们到别的医院当主任、当院长都没有问题,但宁肯留在协和当普通教授。”郎景和说。多少年来,协和妇产科始终保持着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学科梯队完整,各亚专科的领军人几乎全部出自协和,是名符其实的国家队。科室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单位。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09、2010、2011年度中国最佳声誉专科排行榜中,协和医院妇产科连续三年蝉联榜首。协和的妇产科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让大家齐刷刷地留在这儿?郎景和说,应该是氛围,学术氛围、和谐氛围。向阳则说,郎大夫作为家长,传承了协和的文化,在严谨的基础上为大家营造了相对宽松、愉快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他的“400米跑道”的理念,“大树、小树、森林”的理念,把全科老中青紧紧地凝聚到了一起。【详细】
如果我们能有郎大夫这种修为的话,可能我们的人生就别有一番境界了。协和医院妇产科123位大夫中,有40多位是男大夫,这个比例是国内各综合医院妇产科中最高的。很多男大夫当初选择妇产科专业,都受到郎景和的影响。记者:听说您当年被连利娟主任挑到了妇产科,起初是犹豫的?沈铿:是。当时连大夫说,你去和郎大夫聊聊吧。于是,我带着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夫人专门来到19楼宿舍郎大夫家。郎大夫当时已是主治大夫了,手术做得很漂亮,特别热情地跟我讲他的亲身体会,男大夫做妇产科,在精力、体力上都比较占优势等等,我夫人的思想工作算是解决了,转而给了我很大的支持。这次拜访郎大夫非常重要,对我能从事妇产科起了一个引导作用。以后该怎么做,就有一个榜样在那里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