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专家简介:李焱

 姓名:李焱
  科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内分泌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
  简介:教授、主任医师、内分泌内科副主任,糖尿病亚专科主任。医学博士 德国埃森大学博士后。广东省药学会内分泌代谢用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委,多家专业杂志报刊的副主编、常务编委和特约审稿人。
  从事医疗工作20多年,熟悉内分泌常见疾病的诊治,擅长于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甲状腺、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治。
  特长:擅长于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甲状腺、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治。[详细]

当妊娠女性遭遇甲亢或甲减……

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在线发布了《妊娠和产后期间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全文见于《甲状腺》(Thyroid)杂志]。新指南针对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甲状腺毒症、碘剂的使用、甲状腺抗体与流产或早产的关系、甲状腺结节与癌症的关系、产后甲状腺炎、妊娠期间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及未来的研究领域等9方面内容提出了84 个问题,并根据1990 年来发表的相关研究证据进行分析和评级,共形成76条推荐意见。

[详细]

甲亢高调的背后别忽略甲减危害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像所有的内分泌腺体病一样,有功能亢进和功能低下两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甲亢和甲减。甲减临床表现往往非常隐秘,如果不认真检查可能延误很长时间,直到出现特别严重的问题才发现,因此现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远离甲减,本期郭晓蕙教授将为我们答疑解惑。[详细]
图片

亚临床甲亢是心血管死亡的显著危险因子

2013年4月27日—5月1日,第15届欧洲内分泌学大会(ECE)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大会公布的一项丹麦研究表明,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亢是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显著危险因子。该研究的研究者获得ECE2013的青年研究奖。[详细]

甲亢患者无碘盐购买困难

北京读者刘小姐:我是个甲亢患者,医生建议我最好吃无碘盐。近些年,无碘盐购买难的问题在北京、广州、青岛等地普遍存在。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凡英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从1995年起,我国通过了《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开始了全民加碘时代。[详细]

得了甲亢能不能怀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郭辉答:孕妇若患有甲亢,如果没有得到合理治疗,易发生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甚至胎死腹中、妊娠高血压的发病几率升高。[详细]

甲状腺疾病患者养生三法

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等各类看似不起眼的甲状腺疾病,却给人们健康带来无穷烦恼。梨子“生者可清六腑之火,熟者可滋五脏之阴”;柑橘富含维生素C和钾,对甲亢患者预防低钾引起的周期性麻痹有利。[详细]

没有“甲亢”也会罹患甲状腺相关眼病?

“在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患者中,约70%有‘甲亢’病史,5%有‘甲减’,25%的患者甲状腺功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属于正常。”刘虎指出,甲状腺相关眼病起病时间与“甲亢”的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先有甲状腺相关眼病后有“甲亢”的占35%;两者同时发生的占25%;先有“甲亢”后有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占40%。“简单点说,多数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患者有‘甲亢’病史,但部分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患者可能没有‘甲亢’或将来发生‘甲亢’。”[详细]

专家讲解:甲亢的诱发原因和调理方式

温馨提示:由于每个人发病原因、症状、程度以及个人体质不同。广大甲亢患者,要正确对待甲亢疾病,不要等到甲亢发展到中、后期了才意识到疾病的危害,疾病应从浅中医,有不清楚和不明白了解更多,建议咨询权威在线甲状腺疾病治疗专家,专家将免费为您分析病情,症状,危害,治疗方法等。[详细]

日常预防护理儿童甲亢的3个方法

甲亢是由甲状腺分泌亢进而引发的一种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对患者的多个系统和器官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儿童甲亢患者。了解预防儿童甲亢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甲亢辅助儿童做好保健工作,可以从根本上隔绝疾病的伤害。[详细]

甲亢患者容易出现的3种肝脏损害

甲亢本身以及治疗中应用的抗甲状腺药物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肝脏损害,所以,定期检查肝脏功能不仅有利于监测肝脏是否出现损害表现,还能够很好的掌握甲亢病情的发展情况。[详细]

经常盗汗不能忽视

盗汗是入睡中汗出、醒后汗止的一种症状。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会出现阵发性汗出、面部潮热,心烦、失眠等症状,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及症状等也可作出诊断。盗汗只是一个症状,顺藤摸瓜必会找到真正的病因;再辅以正确的治疗,一定会收到满意的疗效。[详细]

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常见办法

甲减又叫做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机体的甲状腺就是缺乏而导致的机体代谢减缓,由于病因的不同,此病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常见甲减的治疗方法还包括维生素的补充,营养的摄入等,人们在治疗时应选择适合自身的治疗方法,在护理中注意避免不良因素对病情的影响。[详细]
图片
主页 | 广告条款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copyright©中国医学论坛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京ICP证040853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