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台湾的Dr King及其同事检测了乳酸杆菌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能力。研究人员对台湾健康志愿者的成人排泄物、婴儿排泄物、乳汁及阴道拭子进行了收集,并从这些样品中分离出益生菌菌株,且均对这些供商业化使用的菌株进行了拮抗幽门螺杆菌的筛检。
[详细]
人类肠道含有大量微生物群落,与宿主形成共生关系,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益生菌是指对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有益,可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微生物。近年来,益生菌对肿瘤发生的抑制作用已引起科学界的关注。业已发现,益生菌能诱导人胃癌细胞株HGT-1细胞的凋亡。益生菌通过影响金属蛋白酶9活性和紧密连接蛋白(ZO)-1,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侵袭,提高结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还可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癌基因表达,从而减少黄曲霉素B1诱发肝癌癌前病变的发生。
[详细]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肝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微生态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肠道微生态与肝脏在解剖结构及功能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常时,肝脏可清除来自肠道的各种毒素,还能清除肠源性细菌、真菌等。一旦肝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时,肠道微生态可显著变化,进而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菌及其各种代谢产物大量移位进入肠外器官,过度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异常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凋亡、坏死。这大大加快了慢性肝炎重症化、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和感染的进程。肠道微生态失衡对重症肝炎的发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临床上应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肝脏疾病已取得初步良好成果,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详细]
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是目前临床面临的热点问题。运用多种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Hp感染的治疗方案,因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导致根除率逐渐降低,“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方案,对Hp的根除率下降至50%~70%,且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