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7-30日,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会议在中国台北举行。“消化病学的前沿”是本届会议的主题,会议交流内容涵盖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新进展,以下将对本次会议重点内容进行介绍。
[详细]
2010年9月19-22日,第10届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本次会议由亚太胃肠病学会、亚太消化内镜学会、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和国际消化外科学会联合主办,日程包括1天的继续教育课程和3天正式会议,同时还进行2天现场内镜演示。
[详细]
2011年10月1~4日,第11届亚太消化疾病周在新加坡隆重召开。
[详细]
在第11届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会上,来自美国雪松—西奈山医学中心的麦戈文(McGovern)教授总结了目前炎性肠病(IBD)治疗常用的血清学和分子标志物,并提出展望。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两者在临床表现、预后、自然病程和治疗反应上都存在明显差异。预测自然病程和对治疗的应答及毒副作用将为医师和患者提供早期干预的机会,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详细]
新加坡医学生物研究所巴克(Barker)教授及其小组在研究肠道干细胞与结肠癌的关系中取得进展。道上皮作为身体屏障之一,长期受到药物和化学物质的侵袭,需要定期的自我更新。更新是由定位在小肠腺的上皮小凹中的少量成熟干细胞来驱动的。Lgr5是一种Tcf/b-连环蛋白(Wnt)靶向基因,在肠道隐窝基底的柱状细胞上特异性表达。利用动物体内谱系追踪,证实了这些细胞即小肠和结肠内的干细胞。利用类似方法,在毛囊和胃都发现了Lgr5标记循环干细胞。在其他组织中采用谱系追踪方法,包括肾脏和大脑,都强烈提示Lgr5是成熟干细胞的标志。
[详细]
日本慈惠会医科大学田后(Tajiri)教授认为影像增强内镜技术,如窄带成像(NBI)和自动荧光成像(AFI)可提高内镜下胃肠道疾病的诊治水平。通过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诊断可达到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等同或类似的准确度,并可实时观测胃肠道细胞和细胞核。此外,内镜下靶向分子影像技术可使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更加容易和有效,例如针对靶细胞及通过结合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上的感光分子内镜技术。类似的内镜技术持续更新可促使“超级内镜”产生,使得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同步完成。
[详细]
2011年10月1~4日,第11届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在新加坡新达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塔利(Talley)教授在会上介绍了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目前,IBS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除,但有研究提示,IBS为遗传性疾病,且IBS存在5羟色胺失调、内脏高反应性、低级别肠道炎症(包括肥大细胞)、“细胞因子风暴”反应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等,这为IBS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详细]
在第11届亚太消化疾病(APDW)上,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法斯(Fass)教授在报告中谈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通常包括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及上腹部烧灼感。餐后不适综合征须包括至少1周数次的常规量进食后的饱胀感或至少1周数次的早饱。判断标准为上腹胀或进食后恶心或过度嗳气。上腹痛综合征须包括定位于上腹部的至少一周一次的中等程度间断性疼痛,疼痛并非全腹痛或者定位于其他腹部区域或胸部的疼痛,也不能通过排便或排气缓解,且不符合胆囊疾病或奥狄括约肌疾病的诊断。
[详细]
2011年10月1~4日,第11届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在新加坡新达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上,日本国家健康与医疗中心沟上(Mizokami)教授介绍了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优化治疗,并将药物遗传学与临床实践相互结合。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长足进步,这为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不同疾病和药物应答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Mizokami小组确定了与日本CHC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Peg-IFN/RBV)应答高度相关的2个SNP位点,均定位于19号染色体IL28B基因附近。
[详细]
本届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充分展示了目前国际消化内镜领域的前沿内容。许多专家介绍了自己出色的工作,表明亚太地区在内镜诊断及治疗领域处在世界前列。
[详细]